连锁化率提高是酒店行业的长期成长逻辑。据中国饭店协会《2021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截至2021年1月1日,中国共计2668个连锁酒店品牌,连锁客房数为469万间,连锁化率为30.6%,而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水平可达到60%-70%。随着行业逐渐成熟,加速整合仍是未来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主旋律。由此推断未来将有更多地非连锁酒店转换为连锁酒店,连锁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基于此,上市酒店集团凭借资金实力优势,即使是在行业低谷期也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例如,首旅酒店2021年全年共开店1418家,较上年同期增长56.0%,而且各个季度呈加速趋势。2021年底,首旅酒店储备店达到1791家,也为2022年的新店开拓打下了基础。锦江酒店2021年净增开业酒店1207家,同比增长35%,其中直营酒店减少13家,加盟酒店增加1220家。近年来锦江酒店一直保持缩减直营店、增加加盟店的趋势,以“轻资产化”抵御行业风险。疫情加速了酒店行业出清,一旦行业复苏,这些酒店集团布局优势将得以显现。
而且,在行业低谷时扩张,收购标的的价格往往更具吸引力。君亭酒店“蛇吞象”式收购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不仅可以拓展全国布局,还大幅增加了管理酒店数和房间数。尽管君澜酒店处于亏损状态,但收购对价也被业内人士认为较低。
虽然板块长期成长逻辑可以成立,但酒店股近两年业绩显然不支撑股价如此大的涨幅。
2021年,锦江酒店营业收入113.39亿元,相当于2019年的7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滑8.7%,尚不足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10%。首旅酒店更糟,2020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5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也只有5600万元,相当于2019年归母净利润的6%。
头部酒店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恢复情况并不匹配,也侧面反映了快速新开酒店无法弥补疫情期间入住率下滑带来的损失,而且还新增了资本投入以及培养期的问题,或将造成亏损扩大。
业绩还不足疫情前的一成,股价却都创了2019年以来的新高。两相对比之下,头部酒店集团的估值早就出现泡沫。
最初酒店股上涨是因为投资者普遍预期疫情结束后,酒店估值、业绩都会恢复。但目前看,酒店面临的不确定性将会增加。
虽然酒店股的股价热度不减,但北向资金已经开始悄悄撤离。今年以来,首旅酒店北向资金占流通股的比例从5.8%下降到如今的2%。锦江酒店也遇到了同样情况,北向资金占流通股的比例从去年三季度的7%下降到如今的4.3%。
今年一季度以来,内地机构投资者对酒店股持仓也大幅调整。去年有较大涨幅的锦江酒店、首旅酒店、金陵饭店(601007.SH)和华天酒店(000428.SZ)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出现大幅下降。例如,首旅酒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从2021年底的83%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0%。锦江酒店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从2021年底的88.6%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6.3%。这其中虽然有机构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原因,但也表明酒店股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
唯一例外的是君亭酒店。君亭酒店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从2021年底的29.24%增加到今年一季度末的46%。也正是这一期间,君亭酒店接棒锦江酒店成为领涨龙头。可见,君亭酒店股价上涨更多是资金面的推动。
战略投资者也在减持酒店股。锦江酒店曾经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一直在减持。首旅酒店的第二大股东携程网,2021年7月减持首旅酒店888万股,套现约2亿元。
总体来看,酒店行业长期成长性可期,但是当前酒店股估值已经脱离基本面,并且资金面也已现危险信号。